五成营收下滑,六成净利润下降!环保产业三季报仍未好转

发布时间:2022-11-16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还记得半年报的时候,《环保圈》写过一篇《史上最惨上半年!五成环保企业营收下滑,六成净利润下降》么?

如今,各大环保公司的三季报也纷纷出炉了,《环保圈》统计了163家上市环保公司的三季报数据(港股上市公司未披露三季报数据),发现了一些新趋势。

先说结论——环保产业仍然延续了上半年的颓势,近五成企业同比营收下滑,六成多企业净利润下降

原因其实还跟半年报的时候差不多,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解读了。而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形势一直不见好转,环保企业应该怎么办?
1

五成营收下滑,六成净利润下降

环保产业延续上半年颓势

2022年三季度,环保产业延续了上半年的颓势,而且程度还略有加重。

从数据上看,163家已发布三季报的环保企业中,有78家营收同比负增长,占比47.85%102家净利润下滑,占比62.58%;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有63家,占比38.65%;还有39家企业营收上涨、净利润下滑(即“增收不增利”),占比23.93%

剩下比较好的一项,也就是营收、净利润“双升”的有46家,占比28.22%。

跟半年报的时候相比,可以看出,各个维度基本上差不多,没有太大变化(见下表)。
 

而且总的来说,程度比半年报的时候还略有加重。营收下滑的比重增加了1.57个百分点,净利润下滑的增加了0.88个百分点,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增加了0.35个百分点,增收不增利的也增加了0.53个百分点。

只有营收、净利润“双升”的比重是下降的,比半年报的时候少了1.04个百分点,但这同样不是什么好消息。

具体到各家企业,有些数据确实比半年报的时候差了一些。

比如盛剑环境,三季度的营收增速是21.42%,而半年报时是23.89%,虽然同为正增长,但速度已略为放缓。

而ST龙净半年报时的营收增速还是0.271%,到了三季报就变成了-9.21%,由正转负。

当然,也有逆市上扬的。比如深圳能源,半年报时营收增速为18.81%,三季报则进一步扩大到24.99%,数字非常靓丽。

盈峰环境的营收增速也从半年报时的4.058%,增长到三季报的9.51%,翻了一倍还多。

总体来看,2022年三季度,163家环保企业中,有近五成企业营收是负增长的,还有六成多的企业净利润下滑。

还记得去年的时候,《环保圈》总结2021年半年报,用的标题是《近9成营收增长,超7成净利大增,环保行业强势复苏!》,光是从标题也能看出与今年的不同。

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形已恍如隔世,其实那时候并没感觉有多好,但现在真的是感觉很差。

总之,2022年第三季度,环保产业仍然延续了上半年低迷的态势,没有看到太多好转的迹象。
2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快速增长

格林美营收大涨74.54亿

大面上的数据分析完了,下面再来看看各个维度的数据。

营收TOP10企业,分别是:深圳能源(267.88亿元)、格林美(213.74亿元)、粤海投资(177.84亿元)、首创环保(151.98亿元)、泰达股份(143.34亿元)、浙富控股(118.3亿元)、东湖高新(105.57亿元)、瀚蓝环境(96.1亿元)、科达制造(85.33亿元)和盈峰环境(84.19亿元)。

半年报的时候,排名大致也跟现在差不多,变化较大的是泰达股份,它在半年报时营收还是57.44亿元,排名十名开外。如今刚刚过了3个月,营收就暴涨到143.34亿,翻了一倍还多。

营收增速TOP10企业是:神雾节能(3807.32%)、复洁环保(176.73%)、*ST恒誉(153.17%)、天壕环境(125.68%)、仕净科技(114.96%)、嘉澳环保(86.05%)、大地海洋(69.51%)、天源环保(66.06%)、格林美(65.8%)、久吾高科(55.26%)。

神雾节能虽然数据上挺吓人,但实际上营收绝对值只有6034万元,并且归母净利润还是-411.08万,所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触底反弹”。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格林美,虽然它的营收增速只排在TOP10的末尾,但考虑到这家企业巨大的体量,仍能跑出这样的速度,实在是让人羡慕。

半年报时,格林美的营收是139.2亿元。到了三季报,就已经变成213.74亿元了,增加的部分(74.54亿元)基本上已相当于排名第11位的ST龙净的营收体量(74.78亿元)。

▼格林美历年三季报数据。图片来源:百度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靓丽的成绩?格林美在三季报中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全面聚焦发展高镍三元前驱体、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新能源业务,促进公司产能全面释放、经营业绩高速增长,并取得印尼镍资源一期建设顺利竣工投产与成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等成就,推动公司在战略战术、各项业务进入“规模大释放、效益高增长”的历史性新发展阶段。

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为例,今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快速增长,1-9月累计回收动力电池12,000余吨(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实现销售收入46,270.14万元,同比增长297.73%,全面进入盈利阶段

都说动力电池回收赚钱,没想到这么赚钱啊!

再看看净利润TOP10的企业,分别是:粤海投资(70.71亿元)、科达制造(36.01亿元)、首创环保(32.52亿元)、深圳能源(17.76亿元)、重庆水务(16.85亿元)、兴蓉环境(13.75亿元)、伟明环保(12.47亿元)、浙富控股(10.43亿元)、格林美(10.06亿元)、瀚蓝环境(8.68亿元)。

这里边,值得一提的是首创环保。半年报时,它的净利润还是6.94亿元,仅仅3个月时间,净利润就一下子飙升到32.52亿元,翻了近5倍。

有分析称,首创环保净利润提升与运营类业绩提升,以及环卫、场地修复等板块释放有关。同时,首创在前三季度还集中处置了新西兰公司、惠州首创、益阳首创,产生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5.34亿元。

最后,再来看看净利润增速的TOP10*ST美尚(744.64%)、清水源(458.25%)、天壕环境(415.9%)、科达制造(374.57%)、德创环保(238.91%)、中航泰达(221.46%)、新动力(121.48%)、*ST恒誉(112.2%)、农尚环境(108.52%)、复洁环保(101.93%)。

净利润增速最高的10家企业中,有两家都是*ST,看来退市的警钟还是给了他们很大压力。不过,另外一家今年新被*ST的博天环境似乎仍未好转,净利润增速还是-29.96%,营收增速也是-53.79%
3

如果形势一直不见好转

环保企业应该怎么办?

关于三季报行业整体低迷的原因,《环保圈》在这里就不做过多分析了,因为原因还是和半年报的时候差不多。

不过,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果形势一直不见好转,环保企业应该怎么办?

以前,大家都以为,疫情等因素只是暂时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现在看来,之前大家的估计似乎有些过于乐观,外部大环境好像一时半会还没有好转的迹象。

而疫情对环保产业的影响,有些分析也说得比较到位——它更像是一个催化剂,把本来很长时间要发生的事情,浓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来。

本来环保产业的优胜劣汰,企业某些短板的暴露是要在很长时间才会发生的,但疫情来了,一切都以快进的速度突然发生,没给大家留出太多的反应时间。

那么,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挑战,环保企业应该如何接招?

《青山产业评论》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们认为,目前环保产业的困境,表面上看是疫情带来的,其实是产业的深层次原因造成的。

什么原因?具体有两个,一个是需求侧的,一个是供给侧的。

需求侧,疫情的发生、大的经济形势的下滑,确实给环保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疫情之下政府开始过紧日子,而环保产业最大的客户又是政府,所以必然会受到牵连。

但如果往更深的层次看,其实还是说明,环保工作在政府内心深处还不是位于更高优先级,地方政府做环保还是被动式的、为了应付监管的,所以才会后续乏力。

而在供给侧,环保产业自身也还没有发生明显的质变,大部分企业的竞争力仍旧停留在原有水平,并没有给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总之,需求侧没有真需求,供给侧没有真改善,才是环保企业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

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么,如何对症下药,才能改善环保企业目前的处境?

需求侧是咱们改变不了的,只能从供给侧下手,做好自己的事情。

其中一个出路是——搭上“专精特新”这趟车

具体的原因和方法,《环保圈》此前在《中小环保企业为啥必须搭上“专精特新”这趟车?》这篇文章里已有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读。

在这里,只说结论——“专精特新”是广大中小企业的一次重要历史机遇,或将成为中小环保企业发展的分水岭。

即便是不参与“专精特新”政策的企业,一定意义上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附:163家环保上市公司2022年三季报整理(截止20221110日)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