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走进“北京大学核磁中心”
发布时间:2014-05-31 来源: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百家重点实验室进千家企业”系列活动
为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及服务优势,推动产学研合作,促成实验室和企业合作共赢,2014年5月20日上午9点,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组织企业到北京核磁中心开展交流对接活动,详细介绍北京核磁中心的研发实验服务能力。
该活动旨在充分展示与推广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核心资源,搭建企业与实验室合作桥梁。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主办,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协办。
上午9时,企业一行人来到北京核磁共振中心,首先进行了实验室的参观,包括空压机室、计算室、核磁南厅等,之后,又参观了北京大学科学仪器研发创新项目成果展,听取了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江向峰总经理和北京核磁中心主任夏斌博士对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情况介绍和核磁中心的情况及服务,并进行了自由交流。
北京大学研发试验服务基地副主任、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向峰向来访人员介绍了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情况。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由北京大学与北京市科委联合共建,基地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学科优势,充分整合大学优质科技资源,积极推进以专业运营服务机构(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为主体的高效运行管理服务模式。目前,基地共开放仪器设备1531台(套),开放70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拥有200多位科技人才。主要面向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环保、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为各行业、各领域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咨询、委托测试、数据分析、工艺设计、产品研发等内容在内的咨询、测试、设计、研发等全过程的科技服务,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孵化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服务。
北大基地运营服务机构-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是校内唯一一家以分析测试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法人单位,专业特色鲜明,具备国内领先的X射线衍射/荧光分析测试仪器的研发生产能力,在X射线分析仪器的开发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硬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相关的分析测试服务领域具有很强的商业服务竞争力,服务于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心的发展目标是突破科研与商业、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界限的能力,突破不同学科间的界限,突破专职科学家与业余企业家的界限,突破原有的工作方式,突破原有科研资源的管理体制。
北京核磁中心主任夏斌博士为来访企业代表介绍了北京大学核磁中心中心的相关信息。北京大学核磁中心是北京大学校级科学仪器公共平台之一,是由科技部、教 育部、科学院和总后卫生部共同投资建设,是由科技部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核磁共振中心与国家发改委“凤凰工程”核磁设施整合而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核磁 共振谱仪平台,依托于北京大学,2002年11月,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心定位于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研究。
中心目前拥有五台液相核磁共振谱仪,其中有我国首台高场高分辨率800MHz核磁共振谱仪,另有两台600MHz核磁共振谱仪和配有高灵敏度低温探头的 500MHz核磁共振谱仪,还有一台400MHz核磁共振谱仪。同时,中心还拥有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专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以及进行生物样品制备和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学实验室及相应配套的仪器设备。中心采用“双首席”制,由两名长江学者夏斌,金长文总负责,带领科研和技术团队负责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可为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企业的研发、测试提供全面的服务,助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中心现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这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动物所、美国的密执安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圣迭戈大学、加拿大的皇后大学等多家单位。中心的工作主要有:一、测试服务,为用户提供的样品收集用户指定的实验数据;二、科研服务,根据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一整套的研究方案,并为用户提供机时收集所需的核磁共振实验数据;三、科研合作,安排专门的人员培训用户,帮助用户解析核磁共振图谱,分析数据,共同完成研究工作。
北京核磁中心的对外服务支撑国家科技计划、重大研究专项及基金委课题共计约28项,与用户科研合作5项(清华大学施一公、柴继杰、动物所陈佺、遗传发育所周俭民、四医大陈志南),与企业用户产学研合作2 项(北京百川飞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乐威泰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等),并对部分用户给予测试费减免,帮助用户减轻经费压力。2013年在研课题9项,包 括973课题2项、863课题1项、创新方法课题1项和基金为课题5项。开展膜蛋白结构的液相核磁共振的研究工作(创新方法项目),与斯坦福大学Brian K. Kobilka建立了有关GPCR的研究合作关系。基于创新方法项目,与企业合作参加863“工业酶分子改造与绿色生物工艺”项目。2010年至今,中心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
截至目前,中心对外服务支持国家科技计划、重大研究专项及基金委课题共计28项;与用户科研合作5项,包括与施一公、柴继杰等知名科研人员的合作;与北京百川飞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乐威泰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用户产学研合作2项。
2013年,中心自身在研课题9项,包括973课题2项、863课题1项、创新方法课题项和基金委课题5项;提供培训及技术咨询6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