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勇立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头

发布时间:2015-01-06   来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新时期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要求我们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世界浪潮,增强创新自信,勇于站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潮头击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走好科技强国之路。

一、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正在兴起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近现代史上的数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对全球格局和文明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再往历史深处看,从人类最初的石刀石斧到今天的自动化信息化,从最初的盲目臣服自然到认识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科技进步之大、影响人类文明之深不可以道里计。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成为包括我国在内各国发展最不确定而又必须把握的重大时代潮流。

基础科学沿着更微观、更宇观、更辩证、更人本等方向加快演进和交叉融合。进入21世纪,重要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基本粒子研究取得振奋人心的成果,人类对量子、分子、原子甚至电子进行精准调控的能力持续提高,物质在纳米尺度下表现出的奇异现象和规律可能改变相关理论的现有框架,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宇宙演化研究持续加深,空间科学技术加快突破,人类的视距和活动范围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加速延伸。自然辩证法成为探索未知的一把“利器”,对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的深入探测和突破,极有可能颠覆我们现有的世界观。人类开始更多地内视生命,脑科学、生命起源、基因科学等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人脑与电脑之间实现信息直接交换不再是幻想。特别是众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加速,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联系,宇观和微观相互统一,还原论和整体论相互结合,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科学突破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累积。

信息、能源、材料和生物等技术领域呈现出群体性、融合性重大革新态势。一方面,这是全球科技发展内在规律和内在要求的必然体现。信息技术革命持续深入发展,基础计算理论和体系架构都可能实现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加快成为各领域创新的核心引领和共性平台;基于多年的持续积累和近年的重大突破,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科技进入群体突破、加速应用的阶段,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这得益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巨大需求的强力牵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们对生产便捷化、生活高品质的要求,带动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加快发展;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压力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推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技术加快突破;人口老龄化和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为生物技术进步开辟了巨大空间。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正在引发全球性的产业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普遍追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为引领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质变。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对全球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和组织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加快显现,对未来世界格局的调整作用不容低估。

二、抢占创新浪潮制高点成为大国竞争新赛场

21世纪的竞争,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能力的竞争。历史上大国兴衰的经验一再表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基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主导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纷纷把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进行部署,加紧出台重大规划和措施。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竞逐,抢占创新潮流制高点,成为各主要国家的战略重心和政策焦点。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着力推进再工业化、壮大实体经济。深入分析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周期性危机的特征,更多地表现出结构性危机的特点。解决结构性的危机,仅仅依靠经济的自身调节和政府的投资驱动是难以奏效的,必须依靠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根本要靠创新驱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为扭转虚拟经济与实体发展失衡的情况,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强调要重振本土先进制造业,着眼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发展趋势,相继推出“再工业化战略”、“重振战略制造业战略”、“高价值制造业战略”、“工业4.0”等国家层面的战略,力求再造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占据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优势。

适应全球化内涵的重大变化,全球配置创新资源、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当前,从以商品、服务、资本为主的全球化向科技、人才等的全球化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成为新时期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重组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各国发展和全球竞争舞台的核心,创新要素流动到哪里、向哪里聚集,哪里就可能成为全球新的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争先部署、主动驾驭全球化新趋势,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发展战略,着力壮大新能源、下一代网络、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新一波技术预测热潮蓬勃兴起,各主要国家加大在世界范围内汇聚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力度,加强对基础前沿、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着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

顺应创新方式的持续变革,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当前,网络技术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跨越时空、功能强大的研发工具,使得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竞争。发达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营造对全球优质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创新氛围,着力为各类创新主体、创新人才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但这绝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在推动创新上就是“旁观者”,实际上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发挥政府作用,协同用好“两只手”,在加大对重大创新项目的财政支持、实行财税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和科技创业、培育良好创新环境、通过非贸易壁垒保护创新等方面都能看到政府的身影。同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高度重视从管理体制、立法等方面保障科技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保障政产学研用等各类创新主体的高效互动。总的看,发达国家都在体制机制、产业再造等方面狠下力气,力图从战略目标、战略途径、战略工具等方面打出组合拳。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三、站稳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潮头上的脚跟

历史上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从来不是在全球均衡推进,只有少数战略上重视、政策上支持、抓住了机遇的国家受益。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屈辱的历史昭示我们,绝不能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创新大浪潮中落伍,必须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力争超越,努力成为国际竞争新赛场的重要主导者、新规则的重要制定者。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面临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发展中国家加速赶超的多重压力,更加需要把发展的驱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加快切换到创新驱动上来。

亟需牢牢把握“一个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着力形成我国发展的新动力。我们要始终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将其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演进和系统性提升。经过多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努力,我国科技水平已从总体跟踪进入了跟踪、并行、领跑三者兼有的新阶段,我们有基础也有信心在创新发展上不落在后面,并且争取走在前面。

亟需共同转动“两个轮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把这“两个轮子”同步转动起来,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协同创新,始终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把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惠民、提升综合国力作为根本落脚点,着力打造我国发展的“加速度”和先发优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要着力扩大科技对外开放,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加快建设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亟需有效调动“千军万马”。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让一切创新的智慧充分迸发。要适应创新大众化趋势,加大力度鼓励全民创新,加强科技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要全方位推进产品、品牌、产业组织、商业模式等不同层次的创新,着力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

实现中国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我国科技创新迎来了又一个“立春”时节。如果把13亿中国人的智慧都汇聚到创新的大潮中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乃至科技强国就指日可待。

新闻来源:《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