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诞生50家科技创新企业,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三大服务业经济贡献率高达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89%……半年间,北京交出了一张亮点纷呈的经济答卷。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众创业为驱动,北京在优质高效的“高精尖”经济增长道路上越走越稳。
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
孙悟空腾空一跃,火眼金睛往下一照,脚下的地界哪儿有人烟、哪儿地势险峻甚至何处有妖怪都能尽收眼底。如今,北京自主创新技术让神话中的“火眼金睛”成为了现实。
不管是地形复杂的雨林,还是恢弘而精细的文物勘探,过去要3人左右、20天才能完成的测绘工作,一台由数字绿土出品的激光雷达无人机不到一天就能完成。今年年初,作为中关村颠覆性技术储备项目,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平台击败欧美对手,拿下香港地政署订单并顺利交付使用,成功打开了国产尖端激光雷达技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大门。
一批高精尖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努力,也成就了这座城市的高端高效发展。
一平方公里创造466亿元产值,如何才能做到?没有生产线,不用原材料,看不见烟囱,依靠电子信息服务业,“人脑+电脑”便可创造出来。这样的奇迹,过去十几年间在中关村软件园不断成功上演。
不只是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丰台园也创造了“1份土地创造25份经济收入”的卓越战绩。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等高端要素的带动下,近几年,丰台园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25%以上的年均增速。2014年中关村丰台园园区占丰台区土地面积不到1%,留区财政收入却占到全区的四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区一半以上。
科技创新对北京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风头正劲。
1到5月,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8.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89%。
在服务业,带着浓重科技创新色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度也同样惊人。今年前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明显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在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物联网业务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收入增速达到24.7%,快于信息服务业增速15.6个百分点。
每天诞生50家创新企业
一位创业者路演完走下台,不少观众急慌慌追上前来索要名片。“对您的项目印象深刻,赐张名片结束后继续交流吧?”“不好意思名片只有一张了。”“没关系我们几个用手机轮流拍一下”。这个创业者被投资人、合作厂商追星般索要名片的场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周末。
如果把中国看作一个大影院,当下正在热映的一部电影名为《北京创业新时代》。今年1到5月,全市新设企业8.2万户,同比增长23.5%。其中,新设金融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增长41.6%和33.8%,每天诞生50家创新企业。大众创业势头正劲,经济增长的新生动力就此孕育。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创新萌芽、创业潮涌最坚实而肥沃的土壤。
Binggo咖啡一层,名为“创业服务演进与迭代”的沙龙讨论正酣;66号成长屋里,一场《股权架构培训》的课程火热进行;黑马会路演厅里,投资人正在为了一个创业项目舌战正酣……走进中关村创业大街,这样的场景俯拾即是。这条街,每个月还会频频迎来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全球各地的参观者。
创新创业沃土,除了生发于市场自身的动力,更离不开政策“松土施肥”:
今年年初,市财政局、市科委共同推出“首都科技创新券”,小微创业团队手持政府发放的“创新券”就可购买科研服务。在首都科技服务的交易市场上,从此有了“创新货币”这个集市场、政府力量于一身的科技服务工具。
一周前,京津冀三地18家开发区、自贸区及协会齐聚亦庄,并宣布共同搭建京津冀产业创新引领“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平台,为京津冀企业打造资源对接、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在市场与政府的合力推动下,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已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2014年,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62.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8%,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16.2%。今年1到5月,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三大优势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
伴随创业热潮涌动,创新成果也如岩浆般迸发。1到6月,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1239.8亿元,同比增长6.1%;全市发明专利申请35662件,同比增长10%;发明专利授权16071件,同比增长48.3%。
资本市场同样向北京科技创新企业敞开怀抱。1到5月,中关村示范区新增21家上市公司,截至6月9日上市企业总计275家。
互联网“联姻”十大传统产业
空气净化器、路由器、电视……所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器,搭载一款智能操作系统后,就能变成智能化的家居产品。通过互联网汇集成千上万用户的智慧,小米科技已经涉足智能手机、电视、路由器、机顶盒等多领域。2014年,约8000名员工的小米科技全年实现收入743亿元,平均每11个人实现一亿元的收入。
2014年起开始投入使用的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大楼里,清一色的年轻人。没有传统银行聚集数**的呼叫中心和客服中心,也没有用户排成长龙的银行网点,这栋楼里的公司,正在通过互联网优势,解决传统金融无法解决的难题。
小米科技和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分别见证了互联网与制造业、互联网与金融业相遇后产生的“化学反应”。
越来越多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正在酝酿。2015年年初,《国家高新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中关村示范工程2015–2020》在中关村启动,农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能源环保业、零售业、教育文化业、生活服务业、医疗健康业十个重要传统产业开启与互联网产业“联姻”改造的示范工程,为本市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再添新动力。
“中国过去十多年经历了互联网时代,但事实上,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才刚刚开始,无数个传统领域等待它去颠覆。”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
根据示范工程设置的目标,到2020年,中关村将成为全球互联网经济前沿技术、解决方案、新兴高精尖产业的发源地和离岸高端互联网服务的输出地。以互联网金融为例,2014年全市互联网金融收入为415.4亿元,比2013年增长56.6%,高于金融业整体增速45.4个百分点。此外,中关村今年还探索出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的新机制,打造全球股权众筹中心,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股权众筹行业组织。